您當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頁 > 教學教研 > 學科天地 > 歷史 > 教學設計
          第21課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fā)展
          字體【 】  編輯日期:2013/3/13    編輯:陳蕾蕾    閱讀次數:次    [ 關 閉 ]

           

          第21課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fā)展


          銅陵市第三中學   陳蕾蕾 

          一、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了解“文化大革命”中我國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踐踏的史實;

          ②通過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法制方針和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修訂,認識到法律制度走向健全;通過學習重新召開兩會,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和發(fā)展,基層民主制度,認識到民主制度的重建和完善。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任仲夷先生的政治生涯為線索來進行情境設置,將學生融入一段有血有肉的歷史,認識民主法制的必要性和艱巨性。

          ②通過探究學習,活動設計,讓學生參與整個課堂的教學,提高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學會用聯系的方法看待歷史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①理解民主法制由破壞至完善的過程,認識民主法制建設對我國建設的重要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法治意識與民主意識。

          ②通過感受當代中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偉大成就,加深對黨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熱愛之情。

          二、重點難點

          1、重點:文化大革命后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全面發(fā)展。

          2、難點:文革期間民主法治遭到破壞的原因及表現

           

          教學設計:

          課堂導入:

          [多媒體展示]任仲夷先生的圖片和簡介,以任仲夷先生的政治生涯為線索導入本課學習。

           

          21課  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fā)展

          【情景設問】1966年對任仲夷而言是一個多風多雨多災多難的年代,這一年他經歷了畢生難忘的揪斗,請問1966年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一、“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踐踏

          (一)、文革爆發(fā)的原因:

          1、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上,“左傾”錯誤的發(fā)展;

             2、毛澤東對形勢的錯誤判斷,個人崇拜風氣興盛;

              3、江青、林彪反革命集團的利用。

           

          【情境設問】任仲夷每每想到自己溫暖的家及早已經準備好的要送給人民代表大會和黨組織的申訴信時,都好像看到一絲曙光。

          任仲夷的家及他的財產是否會安然無恙?人民代表大會和黨組織能否維護他的利益?

          (二)文革對民主法制的破壞(表現)

          播放視頻,通過直觀感受讓學生歸納總結表現

          1、  文化大革命嚴重踐踏公民的基本權利;

          2、  全面奪權,破壞社會秩序;

          3、  民主制度被迫中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

           

          【情境設問】文革結束后,任仲夷主持省委工作召開了“文革經驗總結會”,你認為與會代表應該如何發(fā)言

          (三)、文革的經驗教訓

          1、(從文革爆發(fā)的直接原因得出結論):

          要發(fā)揚民主集中,避免個人專斷個人崇拜

          2、(從文革對民主法制的踐踏得出結論):

          要加強民主法制建設

          【教師過渡】正是由于這些深刻的經驗教訓,文化大革命后,黨和國家大力加強民主法治建設,任仲夷先生得到平反,重新走上領導崗位。

           

          二、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民主法制的發(fā)展完善

          (一)法制建設不斷走向完善

          1、方針: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方針;

          2、平反冤假錯案:

          3、加強立法

          【情景設問】1982年任仲夷在擔任廣東省委期間大力宣傳法制建設,這一年他會宣傳哪些法律?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得出結論:1982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它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加強全面立法的基礎。

          [教師講解]經過20多年的努力,我們在立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包括民法、行政法、經濟法等在內的由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使民主政治建設趨于法律化、制度化。

          【活動探究】談談你身邊的法律,讓學生立足生活,感受法律無處不在,自覺遵法守法。

          【多媒體展示】1979年葉劍英的談話,讓學生談談民主與法制的關系。

          教師總結: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民主制度和法制建設的有機結合,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礎,法制是民主的體現和保障。從而導入對民主制度的學習。

           

          (二)、民主制度的重建和完善

          【知識回顧】建國初期建立的三大民主制度。

          1、  國家機構:完善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政黨建設:1982年確立了中共與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相互監(jiān)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

          【活動探究】2013年兩會關注的議案,師生互動,讓學生聯系時事政治更好了解兩大制度的作用。

          2、民族工作:民主區(qū)域自治制度1984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

          3、基層民主: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了解基層民主制度的含義,法律依據和意義,在此基礎上對廣東在九十年代送呈任仲夷先生的基層報告進行改錯,鞏固知識。

           

          【課堂小結】

          以柱狀圖的形式來表述民主政治在中國的發(fā)展,以較為直觀的方式引導學生回顧20、21課內容,掌握民主政治在中國的發(fā)展走向。我們民主政治建設道路任重道遠,需要我們不斷努力。

          【課堂練習】

          1、下列屬于新時期創(chuàng)新性重大舉措的是(    )

          A.            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            逐步建立村民自治制度

          C.            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D.  健全民族區(qū)域自治

           

          2、文化大革命帶給我們最深刻的教訓是(    )

          A、要健全社會主義民主法治。

          B、要正確認識社會主義階級斗爭問題

          C、要防止個人崇拜

          D、要警惕黨內的反革命集團

           



          分享到:
          在线观看肉丝少妇被日字幕,波多野结衣穿丝袜在线,日少妇高潮出水视频,亚洲日韩AV一级午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