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帶著和煦的春風、希望的憧憬,翩躚而來。隨著我市疫情形勢好轉(zhuǎn),4月14日,我校迎來了高一高二學生返校復課日,至此三個年級全部實現(xiàn)復課。為指導學生快速適應(yīng)疫情防控下的校園生活,順利完成線上學習到課堂學習的轉(zhuǎn)換,我校特開展了以“歸來春正好,奮發(fā)正當時”為主題的“復學第一課”活動。
從勞動開始,同學們從實踐中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快速進入復學狀態(tài)。筑牢科學防疫思想,全方位守護孩子的健康。








各班組織學生觀看《疫情大考 中國答卷》紀錄片,引導學生通過疫情反思、成長,明確個人責任與擔當。以疫情期間涌現(xiàn)的逆行英雄和感人事跡為切入點,結(jié)合學生身邊的抗疫榜樣,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責任擔當,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師生之間更是面對面對話戰(zhàn)“疫”、談體會、聊收獲,細數(shù)特殊時期的點滴成長。










葉葉基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從孩子們最感興趣的《西游記》入手,分析了孫悟空“本我”“自我”“超我”三個階段。祝福三中學子能像孫悟空一樣成長。像孫悟空一樣,向上、向善,練就真本領(lǐng),在不遠的將來,降“妖”除“魔”,實現(xiàn)最終的“超我”。
葉葉動情地表示,現(xiàn)在全體復課了,校園又靈動起來,三中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有了同學們的歸來,才有了靈魂。有同學們的校園,才真正有春天。三中學子要將“敬”“愛”“反哺”刻入靈魂。學好知識、練好本領(lǐng),未來接過大人手中的接力棒,守護國家和人民。
“復學第一課”后,同學們紛紛表示將認真聽從學校疫情防控要求,勇?lián)熑,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爭做新時代拼搏有為的中學生。
習近平總書記曾寄語新時代青年:“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經(jīng)過特殊時期的洗禮,愿同學們將來在性格上更堅毅,肩膀上更有擔當,胸懷上更闊大,腳步上更有力量。雖然是遲來的春天,但是也是更好的春天。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我們一定會擁有更好的明天!
附:
親愛的各位同學:
非常高興你們回到久違的校園。學發(fā)中心安排了今天的復學第一課,讓我來給同學們講講。昨天我在想,講些什么呢?既然是第一課,那我就給同學們上一節(jié)關(guān)于孫悟空的課吧,最后再發(fā)個言。我今天上課的主題是“去吧,像孫悟空一樣成長”。
在上課之前,先普及個背景知識。弗洛伊德認為,我們每個人的人格都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的,第一部分叫“本我”,第二部分叫“自我”,第三部分叫“超我”。
本我是人格結(jié)構(gòu)中最原始的部分。本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本我只遵循一個原則——快樂原則。
自我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間,主要起調(diào)節(jié)作用。自我非,F(xiàn)實,要用合乎現(xiàn)實的規(guī)則來滿足本我的合理需求,安撫本我。所以自我往往扮演“談判高手”的角色,在本我與現(xiàn)實之間“談判”、妥協(xié)、平衡。
而超我是人格最高的部分。超我就是理想的我、完美的我、神圣的我。超我遵循至善原則,常常指導自我,控制本我,力圖將現(xiàn)實的道德規(guī)范內(nèi)化為自身的主動追求。
從人格成長的角度選擇,最合適、最典型的莫過于孫悟空這個人物。讀懂了孫悟空,也就讀懂了整部《西游記》,F(xiàn)在,從人格成長的角度,圍繞孫悟空這個人物,來重新解讀中國古典名著《西游記》。孫悟空的本我階段從第一回“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開始到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為止。
這個階段的孫悟空,他的人生哲學只有一條:快樂至上。你看,孫悟空自從在花果山做了美猴王之后,整天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這不是本我又是誰?當然,困擾本我的有一個大問題,什么問題?生死問題。
于是孫悟空獨自駕一木筏,漂洋過海,尋求長生不老之術(shù)。拜師學藝之后,孫悟空回到花果山,但還是不能安生。所以他先是闖龍宮,借兵器。說借是客氣,其實就是搶。于是龍王的定海神針成了他的如意金箍棒。接著就是闖冥府,到了十殿閻羅王那里,二話不說,就要人家取出生死簿來。找到猴子一類,他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但有名者,一概勾之”。
被人告了以后,受招安,到天上做官,他也很樂意。但是一聽說弼馬溫什么都不是,沒有權(quán)力,沒有地位,在天上根本沒有尊嚴,他立刻就又回到花果山,還要給自己封個齊天大圣。即便后來玉皇大帝同意封他為齊天大圣,他也一點不見收斂,一點都沒改變,照樣我行我素、自行其是。一直到玉皇大帝請了如來佛,才最終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
我們看出,這一階段的孫悟空,探龍宮、闖冥府、鬧天宮,任性而為、無法無天,不受任何倫理道德、社會習俗的約束。他缺乏成年人的心機,容易上當受騙,一點點好處,都會讓他得意揚揚、忘乎所以。
本我階段的孫悟空,我們用“率真任性、爭強好勝”來概括。孫悟空的自我階段從第八回“我佛造經(jīng)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開始到第五十八回“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為止。
最能體現(xiàn)這一階段孫悟空的自我特征的,當數(shù)孫悟空的三次出走。
自我階段的孫悟空第一次出走,在小說的第十四回“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這一回,講孫悟空被唐僧收為徒弟后,碰到了一伙攔路強盜,結(jié)果被孫悟空揮舞鐵棒,統(tǒng)統(tǒng)打死。面對唐僧的批評責罵,孫悟空的第一反應(yīng),顯然是本我式的反應(yīng)。還沒等唐僧同意不同意,他一個筋斗就走了。
面對龍王的勸說,孫悟空“沉吟半晌不語”。作者吳承恩沒有具體寫出“沉吟半晌”的背后,是孫悟空內(nèi)心怎樣的糾結(jié)、煎熬與掙扎。這是自我的覺醒與成長,這是理性的思索與改變。最終,孫悟空決定“還去保他”。
自我階段的孫悟空第二次出走,在小說的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也就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一回。孫悟空第三次把白骨精打死,唐僧的緊箍咒念得更厲害,這時孫悟空已經(jīng)沒有辦法,只能走。小說這樣寫道:他將書摺了,留在袖中,卻又軟款唐僧道:“師父,我也是跟你一場,又蒙菩薩指教;今日半途而廢,不曾成得功果,你請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
我們可以看出孫悟空在變化,在成長,跟第一次出走完全不一樣。在回花果山的路上,孫悟空想起唐僧,小說用七個字寫了他的神情——“止不住腮邊淚墜”。在《西游記》中,這是孫悟空第一次流淚。在孫悟空的個體成長史上,這是一件大事,一件不亞于他從那塊仙石中迸出來化作石猴的大事。本我誕生于仙石的迸裂,自我誕生于眼淚的墜落。
自我階段的孫悟空第三次出走與最終回歸,從小說的第五十六回“神狂誅草寇 道昧放心猿”一直到第五十八回“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這三回,講的也是孫悟空遇到強盜,先打死的是兩個頭兒,后來那些逃走的小嘍啰要捉拿他們師徒,這下把孫悟空氣得,當場把這些小嘍啰也統(tǒng)統(tǒng)打死。
不用說,唐僧很生氣,說孫悟空猴性不變,賊行不變,又把孫悟空給趕走了。這次孫悟空沒有直徑回花果山,而是“向普陀崖告訴觀音菩薩去”。
六耳獼猴的出現(xiàn),也就是真假美猴王的事件,像鏡子一樣讓孫悟空看清了那個曾經(jīng)的本我;也是六耳獼猴的消逝,讓孫悟空更加堅定了一心向善、一路西行的決心和愿力。社會的主流價值再一次內(nèi)化為孫悟空的自覺追求,孫悟空完成了自我救贖。從此,保護唐僧西天取經(jīng)的志向再無退轉(zhuǎn)。
處于自我階段的孫悟空,他的性格特點也可以概括成兩個詞:心高氣傲、疾惡如仇。孫悟空的三次出走與回歸,是自我克制和外在束縛的對抗階段,也是逐漸融入秩序社會的調(diào)節(jié)階段,更是自我變得更加理性、更加強大的升華階段。孫悟空的超我階段從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diào)芭蕉扇”開始,到第一百回,也就是《西游記》的最后一回“徑回東土 五圣成真”為止。
這個階段的孫悟空,已經(jīng)完成了自我人格的升華,形成了人格的最高階段——超我。在之后的取經(jīng)路上,依然是磨難叢生、妖魔遍野,連師父唐僧都曾經(jīng)不止一次動搖過取經(jīng)信念。但是,看看孫悟空,退縮過嗎?動搖過嗎?放棄過嗎?他成了取經(jīng)團隊的主心骨、頂梁柱,成了慈悲的化身、智慧的象征。小說中有一個細節(jié),講孫悟空成了斗戰(zhàn)勝佛之后,要求唐僧取下他頭上的金箍兒。唐僧告訴他,以前你猴性頑劣、爭強好勝,又不服管教,所以用金箍兒和緊箍咒來管制你;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成佛,自然不用金箍兒和緊箍咒了,所以不用我取,你頭上早就沒了金箍兒。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非常有深意的細節(jié)。之前的金箍兒,是社會秩序的一種外在象征和制約,因為孫悟空的自我還需要教化和凈化;但是一旦進入超我階段,所有外在的道德、習俗、秩序、規(guī)則,早已經(jīng)內(nèi)化為超我的主動意識,根本無須外在的約束和管制。金箍兒的消失,是超我形成的一個鮮明標志。
這一階段的孫悟空,實現(xiàn)了道德的自我完善。他主動擔起取經(jīng)責任,并主動約束自我,實現(xiàn)了自我的超越。處于超我階段的孫悟空,他的性格特點同樣可以概括成兩個詞:心懷悲憫、懲惡揚善。
親歷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居家學習了月余的你們有沒有從中悟到些什么?有沒有反思作為人類的我們,該如何與自然、與困難相處?有沒有感悟平安渡劫,我們該記住誰,感謝誰?有沒有思考在人類未知的未來中,將來的自己要做什么,現(xiàn)在自己應(yīng)該做些什么?
疫情期間,我們很多班主任的責任心不因疫情而消退,他們掛念同學們的居家狀態(tài),關(guān)心同學們的學習效果,如301班定期召開線上班會,304班利用視頻會議進行月考成績分析,112班進行各種各樣線上活動,208班開展了云端晚自習,陪伴和激勵著同學們認真學習、不斷成長,116班每天晨會團課,每位同學都在其中成長。
同學們在居家的時間里,也有很多體驗和收獲。如305班的周豪同學在云課堂積極與老師互動、317班的江菲兒同學積極組織班級活動、201班的樊詠佳同學運動家務(wù)從不偷懶、216班的方進喆同學線上線下始終如一、116班的潘欣宜同學每天整理問題供老師答疑。在不一樣的時空里,我們的同學們都有別樣的成長。當然,這些班級和同學們只是這段時間眾多成長著的同學們的縮影。
三中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少了你們,就少了靈魂,F(xiàn)在全體復課了,校園又靈動起來,有你們的校園,才真正有春天。你們是學校的靈魂,什么是你們的靈魂呢?我認為,你們靈魂里,有三個關(guān)鍵詞必不可少。
第一個詞是“敬”。尊敬的敬。敬自然,敬規(guī)律。所有生命依賴于天地方得以生存,陽光、雨露、土壤、河流,我們所擁有的世間萬物,全是自然的饋贈。敬自然需要我們依循自然之理,堅持正確的做人之道。敬祖國、敬生命。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我們國家人民至上的動態(tài)清零防控政策,是中國共產(chǎn)黨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體現(xiàn)。敬重生命。因它的脆弱和珍貴——生命只有一次;更因它的堅韌與頑強,風可以吹走一張大大的白紙,卻吹不走一只小小的蝴蝶。
第二個詞是“愛”。一是熱愛這個既有狂風暴雨也常風調(diào)雨順的世界。校園里的桃樹李樹結(jié)果子了,看到點點大的果實,我在想,這些小果子變成一個成熟的桃子李子,是十分不易的?耧L要來搖撼它,暴雨要來擊打它,只有牢牢地抓住樹枝不被打落的果子,最終才能成為甘甜的果實。一顆桃李都如此,更何況人呢。人生怎么可能一帆風順,事事遂著自己的心意來,歷險讓孫悟空成長,困難讓我們壯大。二是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有太多人為我們的健康付出巨大的努力,有太多人為我們的存在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珍愛自己的生命,是要對得起很多無名志士的無私守護;珍愛他人的生命,是生而為人存在的基本良知。
第三個詞是“反哺”。落葉有化泥護花之情,烏鵲有反哺行孝之行,更何況萬物靈長的人類。三中的校訓是:立人、反哺。年少時被家人、社會、祖國呵護,學成后反哺祖國、反哺家鄉(xiāng)、反哺至親,是天經(jīng)地義之道。這次抗疫,有不少同學想去社區(qū)做志愿者,盡自己的一份心力。學校很感動,但阻止了這個行為,因為第一,現(xiàn)在的你們,是我們保護的對象,還沒到讓你們挺身而出的時候;第二,現(xiàn)在的你們最要緊要做的事,正是健康成長、學好知識、練好本領(lǐng),在未來接過大人們手中的接力棒,好好守護國家和人民。
人生是在歷險中成長的,同學們,今天,歸來的你們?nèi)允巧倌,想奮斗,什么時候開始都并不晚。但也要看到,花無百日紅,人無再少年,海明威說,人不可能同時擁有青春和對青春的感受;蘇軾說,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青春短暫,經(jīng)不起反復的蹉跎和等待。既然歸來,就切勿遲疑,不要等待,從現(xiàn)在開始,無論是歷險渡劫,還是追求“真經(jīng)”,去吧,像孫悟空一樣,向上、向善,練就真本領(lǐng),才能在不遠的將來,降“妖”除“魔”,守護眾生!我們期待著!(孫悟空三我人格部分的內(nèi)容摘自王崧舟《歷險與成長——〈西游記〉的另一種讀法》)